📝 Window环境下开发环境搭建
一、准备工作
- 准备一台电脑:
- 无具体要求,家用即可,64 位 Windows10 或 64 位 Windows11系统
二、开始下载
下载并安装以下软件:
| 名称 | 用途 | 获取途径 |
|---|---|---|
| VS Code | 用于编写代码。 | 点击跳转 |
| deveco-device-tool | 开发板编译工具 | 点击跳转 |
| DevTools_CFBB | H2821E编译工具链 | 点击跳转 |
| BurnTool_H2821E | 代码烧录工具 | 点击跳转 |
| CH340驱动 | 开发板USB驱动 | 点击跳转 |
三、部署环境
下载并安装Windows版本的 DevEco Device Tool:点击跳转
注意:安装路径不要有中文、空格、特殊字符,且务必要使用该版本
下载并解压H2821E编译工具链 DevTools_CFBB :点击跳转 (请勿解压到含中文、空格、特殊字符的目录下)
拉取本项目的SDK代码到本地:
git clone https://gitee.com/bearpi/bearpi-h2821E_pico.git或者点击直接下载代码包,并解压(请勿解压到含中文、空格、特殊字符的目录下)。
注意:由于windows自身限制,路径不能超过260个字符,在git下载和解压SDK代码时尽量放在磁盘根目录下,防止导致的编译错误问题
导入SDK: 打开已安装DevEco Decive Tool插件的VSCode, 在DevEco Device Tool主页点击"导入工程", 弹窗中选择SDK代码目录,选择路径为“bearpi-h2821E_pico”层级, 点击“导入”.
(新老版本不一定兼容,如使用过程提示更新,请跳过升级)
配置编译目标:后续弹窗"SOC"选择"BS21-N1100", 开发板选择"BS21-N1100-STANDARD", 点击"导入".

导入成功后如下图所示代码结构

配置编译工具链路径: 点击左侧的“工程配置”, 在右侧窗口找到“compiler_bin_path”, 选择到之前下载的开发工具路径(步骤2中的工具), 选择
env_set.py文件所在的目录层级.
选择案例:点击左侧的“KConfig”,选择Application目录,勾选“Enable Sample”、“Enable the Sample of peripheral”以及需要要编译的Sample名称,并保存。

编译: 点击左侧“Rebuild”,编译代码

四、烧录镜像
方式一:
使用一条带数据传输功能的typec线将开发板与电脑连接。
下载并安装ch340驱动“CH341SER.EXE”。
下载地址: 点击跳转
查看开发板与电脑连接后映射出来的端口

点击左侧“工程配置”, 找到“upload_port”选项, 选择开发板对应的烧录串口,点击“Upload”,按一下开发板的复位按键就会进行烧录

下载完毕后,按一下开发板的复位按键,使用串口工具即可查看运行日志,日志打印波特率为115200。
串口工具下载地址: 点击跳转

方式二:
使用一条带数据传输功能的typec线将开发板与电脑连接。
下载并安装ch340驱动“CH341SER.EXE”。
下载地址: 点击跳转
查看开发板与电脑连接后映射出来的端口

下载并打开HiBurn烧录工具“BurnTool_H2821E.zip”。
下载地址: 点击跳转

点击"Setting",波特率将波特率设置为750000。

选择开发板与电脑连接后映射出来的端口。

选择out目录下对应的烧录文件烧录文件。

勾选“Auto burn”和“Auto disconnect”,点击Connect,按一下开发板的复位按键,即可启动烧录程序。

下载完毕后,按一下开发板的复位按键,使用串口工具即可查看运行日志,日志打印波特率为115200。
串口工具下载地址: 点击跳转

